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来源: 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 编辑:佚名
他,曾经被视为“学渣”少年
他,曾经一度与“天才”平行
他,内向,腼腆,不善言辞
…
抛开曾经的“标签”人生,他更是现如今开朗阳光、彬彬有礼、温润如玉的少年,长时间的接触,你会看到他沉稳内敛、低调积极的一面。
早在中学时期,他就瞄准了方向,明确了目标。过程中,他亦感艰辛,但,始终坚持不懈的朝着既定方向迈进。
“No pains no gains ”,这个少年很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,所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,只有付出了血和汗,才能得到它们的洗礼。
他就是瑞士阿尔特夫国际学校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--周延珺,也是牛津大学大学学院(University College Oxford)2024届物理系新生。
01 申学路上,如何成就这位物理少年
据周延珺的妈妈透露:在获得牛津大学offer后的一次闲聊中,他们母子聊到关于这次的结果时,这个性格中略带腼腆的少年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意料的自信。他说,“考上牛津在预想之中。”
没错,对于周延珺而言,这的确是“意料之中” 。可是,他的意料一点都不意外。
中国有句古话:“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”。
在与周延珺的妈妈访谈中,小编得知,这位物理少年曾经就读于国内学校,由于当时教学进度快、自身性格内向松散,刚入学就没跟上节奏。随着授课难度提升、内容量增加,导致他一直处于成绩落后的状态,甚至出现过排名倒数的情况。
后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调整,终于有所成效。特别在物理学科上,周延珺突然有了悟性,成绩突飞猛进,在中考时也发挥出色,告别了“学渣”时光。
这样的改变,无疑增加了周延珺的自信,他相信,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,加之努力,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这位曾经的“学渣”少年--周延珺完成了人生旅途中一次重要的蜕变!
未来,与他而言,是更多优质资源的选择!
02 周延珺缘结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
物理学科激发了周延珺学习的斗志。
在高中阶段,对部分大学物理知识的接触,让他彻底迷上了理论物理,特别是力学。
为了选择更加科学化的学习方法,同时抱着学习难度更高的IB课程的想法,周延珺申请了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并参加了面试,顺利拿到offer,并收获了奖学金。
由此,周延珺开启了三年的瑞士高中生涯。
与以往学习方式的不同,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汇聚了国际师资力量,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,摆脱一板一眼的“填鸭式教学”,能够真正做到“寓教于乐、寓学于乐”。这样的教学方式尤为适合处在青春期的学生。
据小编了解,偶尔,周延珺还会和教核心知识论的老师聊聊哲学。对哲学的持续了解,让他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关于两者之间的微妙,周延珺同学举了一个例子:
“牛顿的一些理论,表面看起来逻辑自洽,但很多都建立在假设之上,比如假设时间是均匀流动的。但时间真的是均匀流动的吗?物理学家马赫就此提出了质疑,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了牛顿理论的错误”。
——来自周延珺
在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的高中生涯中,不仅提升了周延珺同学批判性的思维以及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,也锻炼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延珺的学习生活,天才养成,并非投机取巧:
(说明:以下内容由周延珺同学提供,小编整理)
在就读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期间,周延珺发现瑞士对国际物理奥林匹克(IPhO)国家队的选拔并没有国籍限制,于是萌生出了一定要代表瑞士参加一次IPhO的想法。
所以高一的时候就把大学普通物理的力学和电磁学部分过了一遍。在学习最忙的时候一天有10小时的课(4小时德语,3小时物理竞赛,3小时大学物理),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在这次的经历中,周延珺说:“意识到了比我强的人比我还努力的现实。”
最终,高二那年他以复赛瑞士,决赛瑞士理论第二总分第三的成绩获得国赛,并入选了第三届欧洲物理奥林匹克(EuPhO 2019)瑞士国家队。
最后在里加,拉脱维亚举行的EuPhO 2019中为瑞士获得了一枚Honorable Mention。
一次次的自我挑战,一次次的经历,从哲学,到物理;从物理,到人生旅途,每一次都是都是人生的转角。
正如周延珺同学所言:“申上牛津,努力比天赋更重要。即使一个人真有天赋,也会遇到更有天赋的,但真正的喜欢和感兴趣却能让人走的更远。”
03 牛津大学,到底有多牛?
提起牛津大学,想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。
牛津大学(University of Oxford)位于英格兰东南区域牛津郡牛津市。是一所世界闻名的公立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。它是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,也是世上现存第二古老持续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。
但是,真正的牛津大学你了解吗?接下来,小编带你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“牛大”!
牛津大学的悠久历史
你知道牛津大学的成立日期吗?有人说1096年,也有人说是1190年。
具体而言,牛津大学没有一个确实的成立日期。虽有记录证实牛津的教学最晚始于1096年,但至今仍不清楚大学正式的创办日子。1209年,牛津的镇民与学校的师生发生冲突。一批大学的学者为了避难而迁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学者协会,后更发展为剑桥大学。他们希望借此延续他们的学术精神与传统。
牛津大学的教学深受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。这个时期的驻校学者包括为希腊文复兴作出很大贡献的威廉·格罗辛,以及著名的圣经神学家约翰·科莱。
19世纪中,牛津大学经历“牛津运动”事件(1833-1845年),约翰·亨利·纽曼为主要领袖。而由德国开创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,则经一些重要的学者(诸如本杰明·乔伊特及马克斯·缪勒)传入牛津。
20世纪前至中期,不少欧洲大陆的学者因社会地位被纳粹主义及共产主义提倡者取代,而纷纷前来牛津继续事业。至今,牛津培养了多位英国政治名人及领袖,逾50位各国的元首亦为牛津的校友。
牛津大学的校园
牛津大学为一所“都市大学”,并没有一大片独立于城镇的主校区。相反,学校的各个学院、学系部门以及其他设施均散布在城镇的各个角落里。大学校区彼此隔着城镇建筑遥相呼应,又与城镇互相依存。因此,town and gown的关系一直是个有趣话题。牛津大学绝大部分的科学大楼都集中在科学区,这里已最为贴近一般所认知的校区形态。另外,面积达3.7公顷、位于牛津市西北部的拉德克利夫天文角则尚在发展。
著名的谢尔登剧院,作为大学考试及有时亦用作授课地点的考试学校。其实,在谢尔登完工前,圣母玛利亚大学教堂一直为牛津大学各个典礼的举办地。基督堂座堂则较为特别,它既是英国圣公会牛津教区(包括牛津郡、白金汉郡和伯克郡)的主教座堂,又是书院的礼拜堂。以及近年兴建的米尔城堡建筑群,占地1公顷,包括数座高达4-5层的学生宿舍。
说到牛津大学的校园,我们不得不提牛津的大学公园,其占地70英亩,坐落于城市的东北部。除了花园之外,里面还有数个体育场以及科学园,包括用以研究演化过程的“基因园”。公园在日间开放给公众使用,有时亦会用作举办官方活动。
牛津大学的著名校友
牛津大学培养了不少社会各界著名人士:从经济学家亚当·斯密,英裔南非商人塞西尔·罗德斯,天文学家爱德蒙·哈雷,LinkedIn创始人里德·霍夫曼,前任英格兰银行总裁马克·卡尼,《爱丽丝梦游仙境》作者路易斯·卡罗,原子序数发现者亨利·莫塞莱,英国战争英雄“阿拉伯的劳伦斯”汤玛斯·爱德华·劳伦斯到“广告教父”大卫·奥格威,及著名游戏公司Rockstar Games创始人之一的丹·豪泽。
这些牛津校友获称之为“牛津人”(Oxonians)。另外,有65名诺贝尔得奖者现在或曾经于牛津工作或学习。
与此同时,牛津大学还培养了26位英国首相,其中几乎所有二战后当选的首相均毕业于牛津。当中包括:威廉·格莱斯顿、赫伯特·阿斯奎斯、克莱门特·丹尼·亚历山大、哈罗德·麦克米伦、希思、哈罗德·威尔逊、撒切尔夫人、托尼·布莱尔、大卫·卡梅伦、特雷莎·梅,以及现任首相鲍里斯·约翰逊。
牛津同时也是30位他国首领的母校。包括挪威国王哈拉德五世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、四位澳洲总理(约翰·戈顿、马尔科姆·弗雷泽、鲍勃·霍克和东尼·艾博特),其中包括现任匈牙利总理奥班·维克多。
牛津大学不愧是人才的孕育中心!
从政界、文学与艺术界、数理界,乃至宗教界、哲学界、体育界,就连国人所熟悉的钱钟书老先生也是不折不扣的“牛津人”
桃李满天下,牛津大学真正意义上做到了!
本次的分享即将结束,让我们再一次祝福周延珺同学,愿你前程似锦,万事如意。
希望正在就读或者即将就读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的学弟、学妹们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!
瑞士阿尔特多夫国际学校报名、参加入学测试及校园开放日,请: ,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。